北京市管企业资产总额达17.6万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人民网北京8月3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5年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半年工作会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会获悉,截至6月末,北京市管企业资产总额17.6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3万亿元,利润总额732.3亿元,在京上交税费510.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此次会议结合全市半年工作会要求,总结市国资委系统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推动首都国资国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北京“四个中心”建设。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全力提升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积极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坚定不移服务首都大局。筑牢原始创新发展根基,完善制度机制突破发展瓶颈,推动优质创新要素向关键领域集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全链条多层次创新体系。深化改革持续破题,市场化经营机制提质扩面,国资监管效能有效提升,特色改革任务加快突破,强化全市国资监管一盘棋,持续加快了体制机制创新速度。
今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北京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系统将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标准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和年初制定的改革发展目标,有力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
围绕今年下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国有经济发展主要目标,首都国资国企将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服务保障体系,毫不松懈抓实抓细防汛抢险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高标准完成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服务保障,着力提升雁栖湖国际会都、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等国际交往设施运营水平。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纵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市国资委系统还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力度,积极培育发展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大市管企业与各区合作力度。全力抓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收官,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市场化机制更加灵活高效,提升国资监管效能。重点治理和源头治理双向发力防范化解风险,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探索穿透式监管方式,加大力度化解重点企业风险。
此外,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市管企业将严格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继续抓好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